close

dfgfg sddsf fdgdf dfg dfgfg 

改造城市,不能只靠外國品牌
改造城市,不能只靠外國品牌

~~~~~~~~~~



邀請國際建築師來台打造公共建設固然是好事,但在引起話題的同時,也別忘了為自己留下在地觀點。主講/孫正 華  整理/史書 華近年來,北京聚集了很多世界級的建築師。北京希望藉由建築,讓一個城市快速地現代化,也藉由像建築這樣大型的雕塑藝術品,讓一個城市去被討論和關注。這樣的案例從古根漢美術館在西班牙畢爾包設立分館開始,建築在功能之外,開始被視為資產,能當成某種地標,去促進觀光、城市行銷。當建築的意義已經不止於實用性質,建築成為藝術與讓人停留的原因。當我們去巴黎觀光,去凱旋門、巴黎鐵塔、羅浮宮,除了天然景觀外,我們都是在看建築。每個時代蓋的房子,都是當時文化的縮影。例如巴黎西側「新凱旋門」(La Defense)是我覺得很有意思的當代建築,1989年完工,概念是與舊凱旋門遙遙相望的新建築。當你站在新凱旋門的中間點,即與舊凱旋門在同一軸線,當時建築師的想法現在看來依然很酷。台灣有沒有屬於自己文化的建築?看到北京的變化,最近我在《風格時代》中與台灣建築師簡學義談到台灣現況。台中古根漢博物館曾找Zaha Hadid設計,沒有實現;現在台中大都會歌劇院也找伊東豐雄來設計,這些建設的用意其實和北京很像,期望藉此增加城市的國際曝光度。 從本地建築師的角度,台中古根漢的案子之後,台灣逐漸增加很多國際競圖的案子,當然是件好事,國際案的預算較本地競圖案高出多倍、創意伸展的空間大出許多,本地建築師也可以自由參加競圖,不 過 最終的結果當然還是以外地建築師獲選為主。建築是城市象徵的一部份,大家決心要建立某種文化時,卻仰 賴 國外的品牌,而不將機會與金錢用來培養本地的品牌,長時間看來絕對是種隱憂。北京較不擔心這樣的問題。他們在地的文化建築已累積千年,像故宮、圓明園、天壇等,在這個時刻找了國際大師、引進國外的建築,正可在新舊之間平衡。台灣現況是地標性的建築已不足,當開放國際競圖、希望引進國外建築師,把錢花在國外的品牌上引起話題時,我們留給自己的觀點在哪裡?或許未來在制度上可以出現較仔細的分配,留固定比例讓台灣建築師來負責。好比日本,自己的建築或美術館一定是給日本籍建築師。給本地人機會,才能在某一天培養出自己的品牌。安藤忠雄來台灣造成旋風,這現象的出現,更說明品牌可以被培養。台灣有沒有大師,當他們在外地時能像安藤來台灣一樣受歡迎?建築是在地生活的一部份安藤旋風,也透露出台灣開始意識到建築文化。但欣賞建築,並不是要去研究或者特別花時間關注。因為它就在我們的生活裡,是下一代成長的養分。美學觀察,在這個時代已是文化競爭力。當建築是文化的展現時,台灣未來的大型建築,應該要更有特色、更有我們的在地觀點。也許一切正在起步,但能在這個時機選擇改變,正剛好。孫正 華 ,輔大織品系畢業。1998年起先後主持MUCH TV《流行追蹤》、TVBS-G《流行前線》、ET TODAY《摩登玩家》等電視及廣播節目,也曾擔任《C’est moi》、《東西名人》等雜誌編輯、顧問。現任年代MUCH台《風格時代》節目主持人。



CHEERS快樂工作報2008/05/21
小洪隨筆:
專家、名師,還是擺脫不了崇洋媚外的心態。

 

好站連結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queena374158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csgvxkt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